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新政,給了房地產市場前所未有的壓力。然而,買賣雙方觀望情緒一樣濃重,新政雖已“滿月”,樓市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開發商硬挺著不肯降價,購房者期望值又非常高
去年的這個時候,靖江開發商驚喜地發現樓市真正回暖了,連續三四個月的熱銷解了他們的資金短缺,一個個開始控制賣房節奏、囤房惜售,靖江房價因此被不斷拉升到新的高度。一年后的今天,新政又把樓市推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不過,彼時房地產市場做多,此時卻在做空。去年,人們揣測房價怎樣漲;現在,大家熱議的話題是房價會不會降。
很多人認為要降,“靖江的房價太高了,而且新政出臺就是要抑制房價的”。也有人堅持不會降價,“靖江的房價并不算最高的,甚至還沒有北面的泰興高”。事實上,人們爭論的焦點仍然是“靖江房價到底高不高”,靖江房價究竟多少更靠譜呢?
最近幾年,靖江的新房越建越多,房價也一個勁地往上躥。有人說,這全是炒房的惹的禍。我們不能過于責備投資投機購房者,資本的天性是逐利,多數手里有幾個現錢的人,都把房產投資當作防通貨膨脹的良方。一時間,大江南北莫不是炒房大軍的身影,那些真正等房子住的人,反因一時猶豫沒買房而后悔莫及。在靖江,投資購房也讓房價成為老百姓心中永遠的痛。當年,春江花城的房子每平方米1400元還門前冷落;現在房價已翻了幾番,卻有人總拿靖江房價跟大城市比,言下之意是靖江房價還不算高,還有投資價值。于是,有人兩套三套四套地買了很多房子,空置著等待升值。而一些剛性購房者卻只能望房興嘆,越等越買不起房子。
就在今年4月份,南面城區一樓盤以均價5000元上市,并趕在調控尚未冷凍樓市之前,成功地賣掉了大部分房子。以此說來,靖江房價已經“奔五望六”了。然而售樓人員坦承,從上至下的一系列政策,現在確實影響了銷售,如果不是提前減壓,后果很難預料。看來,這一特例不能用來衡量靖江房價。不過,之前的靖江房價已經很高,南面均價在4700元左右,城東、城北、城西均價在3900至4200元左右。而去年漲價前,南面新房均價在3900元左右,北面均價在3400元左右。也就是說,半年多時間房價上漲近千元。有人甚至認為,如果沒有這次調控,靖江房價必然繼續走高,可能很快就跨越6000元大關。
即便是有調控,有些開發商還是很牛,一再揚言房價不會降。他們短期沒有房子可賣,自然樂得說點大話。開發商底子厚,能夠咬住房價死撐一段時間,可二手房中介和一些高位入市的投資購房者坐不住了。聽一位房產中介說,近來生意一落千丈,簡直門可羅雀,這樣下去搞不清還能撐多久。投資購房者也是個龐大的群體,只要到靖江新建小區去看看,數數那些晚上不亮燈的窗口,就知道靖江新房空置率有多高。一面是觀望的開發商,量跌不要緊,房價不能降;一面是觀望的購房者,房價不松動,我就不買房。夾在中間的房產中介和投資客,真切地感受到了樓市的寒意。只是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像開發商那樣肯定地認為靖江房價不高。
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判斷一地房價高不高,不是看它的價格是多少,而是看房價與當地的居民收入比。據說北京已達到1:27了,國際通行的標準大約在1:5左右,超過1:5就是有“泡沫”。不清楚靖江城鎮居民2009年的平均收入是多少,就以一個工作穩定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算,一年收入大約就是40000元左右,一套120平米的房子按現在市面上的房價大約要60萬元左右,還只是個毛坯房,收入與房價比基本上達到1:15了,何況還要吃飯、養小孩。就是說,靖江房價也是有“泡沫”的。
有人卻說,現在地價、建設成本都高了,商品房品質不斷提高,房價漲一點是應該的。確實,這些年地價漲了,鋼筋、水泥、木材、人工等價格也一路飆升,房價上漲的一部分原因是成本增加造成的。現在靖江新住宅小區的房子真比以前好看了,小區配套的設施也更加齊全了,這些投入會增加一定的建設成本。可是,地價上升的根本原因是開發商圈地造成的,而建材漲價和品質提升增加的成本,與房價的漲幅比起來,顯然不是“一分錢一分貨”,多出了些“泡沫”。這兩年,沒聽說有多少新技術、新材料用到房屋建設上,這方面的成本增加應該有限,可房價漲得很快。有些樓盤完全是因為有了比較好的位置,雖然建筑材料、建筑設計、建筑理念都很一般,房價卻不俗。有些樓盤看到別人賣得貴了,自己馬上跟著漲價,根本談不上品質升級。
如此看來,靖江房價還是有下降空間的。但有泡沫并不等于說房價就能降下來,買賣雙方還需要博弈,而且購房者必須贏得這場較量。不過,按照一些業內人士的說法,政府這次調控的目的是想房價回到2009年漲價前的水平。靖江房價如果能夠回到2009年初的水平,每平方米均價3700元左右,收入與房價比達到1:11,泡沫就少了許多。估計不少靖江購房者會認為,那樣的房價更靠譜一些。(靖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