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的時候,靖江房價還只有千元左右,和當時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價相比,起步而已;時針指向2010年下半年,靖江南面城區新開盤套房每平方米已升至6000多元,最高房價甚至到了8400多元。十年間,靖江房價翻了好幾個筋斗,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完成了與大中城市的對接
一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21世紀的靖江樓市,了解房價從掛擋到急馳的歷程:
2002年,靖江一般的套房價格在1200元。福利分房的逐步終結和市民居住條件改善的訴求,讓靖江的商品房開發方興未艾。不講職務高下和資歷深淺,不論戶口和身份,有錢就能買到房的新制度,使更多市民萌生購買自有住房的念頭。
2003年,靖江最早的大規模新建小區春江花城的房價在1400元左右。春江花城拿地時每畝大約二三十萬元,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房價雖低一樣有的賺。之前,這里的房子賣的并不太好,不少靖江人還拿不定到南面買房的主意。因為景馨花園地價被幾家開發商炒了上去,春江花城的銷售形勢才發生微妙變化。后來,景馨花園銷售價格提到1600元左右,春江花城房價也跟著順水漲。買的人后來賺了錢,更被別人稱作有眼光。
2004年、2005年是靖江房地產市場第一個活躍的階段,房價上漲很快。2004年,靖江房價超過2000元;2005年,靖江房價又躍上3000元。靖江房地產投資進入旺盛期,長江玫瑰園、新江海花園、新天地花園、中天城市花園等樓盤加快開發,新建小區規模越來越大,城區商品房開發面積也達到一個歷史新高度。有些人這次抓住了機會,沒有再猶豫。但手中錢不大夠的希望房價能降到他們可以接受的程度,決定依然等下去。不過,他們發現房子離他們越來越遠,攢一點錢根本不夠填漲價的窟窿。
2006年,靖江住宅開發和銷售出現下滑。一是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必然有一個調整期,二是國家的宏觀調控也使開發商和購房者都產生觀望心理。
2007年,靖江房價又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南面城區的房價漲到三千七八百元,中片金泰國際房價3500元,北面尚城一品均價3300元,連中心區域的二手房也賣到了3200元左右。這一年,房價漲的不慢,各樓盤的銷售形勢也不錯。如此大好形勢,促使開發商加快項目建設步伐,也激發了開發商的拿地熱情。
2008年,靖江房地產市場現房多了,銷售均價達到4500元;期房也不少,均價上了4000元。但開發商很快發現形勢不妙,供求關系發生逆轉,有價無市。全國樓市一起進入寒冬,特別是靖江的開發商,頭一次陷入這樣的窘境,銷售和資金的壓力讓他們走投無路,年關成了一些開發商的難關,有的開發商甚至選擇賣地渡日。一片樓市蕭條中,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救市政策。
2009年上半年,尚在忐忑中的開發商急于銷售存量房產。房價變動不大,年初南面新開樓盤均價4200元,等于是將2008年虛漲的房價變成了實價。到了下半年,沒有資金和銷售壓力的開發商開始捂盤惜售,甚至后悔年初房子賣得忒急。南面樓盤均價達到4600元,年底更是提到了5000元。不過,市場上新房源越來越少,大部分樓盤開發進度跟不上,后幾個月銷售不多,屬于賣方主導的有價無市。不少開發商手里已沒地了,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又讓他們很振奮,搶地熱潮就這樣被開發商掀起。一些開發商提速在建樓盤的施工,一些開發商抓緊存量土地開發,靖江的房地產開發再一次被推向頂峰。
2010年,高昂的房價這一次逼出了史上最嚴厲的政府調控。和全國樓市大環境一樣,靖江的購房者和開發商一起陷入觀望。在調控進行的三個多月來,靖江有三四個樓盤在實施推延戰術后低調地試探性開了盤,不管銷售情況是否像開發商說的那樣好,房價還是沒有停步。南面房價從年初的5200元升至6000元左右,北面的房價也達到4500元。
二
靖江房價究竟是不是虛高?說如今的房價完全由價值規律決定你還會相信嗎?高房價早就失去理性,脫離基本規律,猶如一些郵票的價格已經不能遵循價值規律一樣。對于房價高低的問題,因為立場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各有各的答案。
不用想,絕大多數開發商必然認為房價不虛高。他們會拿出一套完整而系統的理論來說服你,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成本高,其中包括地價高和建材價高,地價高造成房價高更是一直被作為絕妙好辭掛在開發商嘴上。事實上,地價對于房產開發的影響是滯后的,還在使用前幾年置下的低價地的開發商,他們一樣大喊“地價漲”,為進一步漲房價找借口。“地價上漲影響房價”,其實是把因果關系搞顛倒了——總是先漲房價,再漲地價的。更何況,地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開發商搶地造成的。幾年間,靖江城區每畝地價從數十萬元提到二三百萬元。敢于這樣抬高地價,說明開發商底氣很足,一定認為二三百萬元的地價不高,搞房產開發有得賺。可以這樣說,開發商有多大膽,地價就有多高。
大多數購房者說房價高,也有少數認為不高,還有一些人搞不清。說高理由很簡單,收入增長落后于房價增長。無論房價收入比還是租售比,反正算來算去房子離普通家庭越來越遠,等待觀望的結果是越來越買不起房。在一些人眼里,住房已脫離它“家”的本質,變成投資炒作的工具。說不高的多數從中得利了,幾套房子倒來倒去,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千萬元的銀子到手了,他們并不在意房價是不是虛高,只要房價持續上漲,低價買的房子高價時有人接手就成。搞不清的那部分人最有可能成為高房價的犧牲品,低價時沒買成,高價時自動上套。
三
很多人都說,靖江房價是江陰人炒上去的。但據了解,江陰人買春江花城和中天一期的比較多,后來就少多了。精明的江陰人是在靖江房價低位時進入了,而高房價歸根結底是靖江人自己炒上去的。在拔高房價的時候,開發商的營銷手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個項目分幾期開盤非常普遍。為什么要這樣?一個重要原因是開發商炒作,讓樓盤看起來供不應求,激發購房者的消費欲望和恐慌心理,從而進一步提升房價。”但購房者自己也脫不了干系,比房價高漲更恐怖的是購房者“追漲”,他們對于房價漲幅的預期甚至高于實際漲幅。許多并不急于購房的人越位買了房,造成供不應求追漲了房價,而買漲不買跌的“漲慌”心態更是構成當前房價過高的直接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購房者不了解房地產市場的真實情況。有些購房者連房價究竟有沒有漲也弄不明白,開發商定價越來越策略,不僅是一房一價,而且一次開盤房價能相差二三千元,眼花繚亂的數據讓購房者迷失了方向。
調控在高房價上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購房者對調控越來越摸不到底,但開發商卻越來越適應調控,乃至調控為他們所用。大中城市只要房價一上漲,靖江等中小城市就馬上跟風,但是大中城市房價受調控影響下跌,中小城市的開發商就開始找理由,什么房價本來就低,一點不虛高。大中城市漲價,跟著漲;大中城市房價跌,就開始觀望。如此反復幾次,房價被炒上去了,就要和大中城市“接軌”了。也就是說,樓市紅火時銷售旺,房價漲;房地產市場疲軟時,房價不降,甚至還在漲。譬如,靖江房價從2000年到2004年,四年時間由1000元漲到2000元,;2005年市場活躍時一年提價千元,房價突破3000元;2007年房價漲幅近千元,但跨越4000元是在2008年樓市遇冷時;沒有2008年有價無市的提價,2009年房價不可能從2007年的3800元直漲到5000元;同樣,去年底和今年初雖然市場上沒有多少新房,但有價無市的漲價仍在進行,房價也在年中被提到了6000元。至于這次是不是有價無市的漲,得到后市再看。(靖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