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輕人更青睞沒有負擔、不被固定資產羈絆、省錢又省事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在選擇“出租主義”的年輕人看來,只要生活需要,沒有什么不可以租。買不起房,先租一套;供不起車,節假日租一輛;居無定所,租幾樣家用電器;不會侍弄鮮花,家里來客人租幾盆;甚至春節回家過年,可以臨時“租”一個“對象”回去撐撐場面;情人節可以租個臨時“情人”擺脫寂寞。隨著都市的房價飛漲、“飄”一族的壯大,拋開“置房置地”這種舊理念,更過的年輕人,都開始加入了租房、租住者的行列。
不買房只租房 有款去投資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靖江目前常駐人口60萬,租房者已超過3分之一數。其中,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白領也不在少數。用這些租住者的話說,“不是買不起房子,而是不愿被套住”;“那些所謂有車有房的按揭族,天天勒緊褲帶,節衣縮食,面如菜色,根本不會享受生活!”
曉月一家就是這樣的人。
曉月和先生結婚一年多了,卻始終沒有買自己的房子。不是因為支付不起20%的首付,而是因為曉月不想像周圍買房子的朋友們那樣,不僅為還貸款“勒緊褲腰帶”,還隨時會擔心利息會漲,生活質量會下降。況且這幾年房價一直在持續上漲,他們不想搶在房價居高不下的風口浪尖上買房,想先過幾年無債一身輕的瀟灑日子再說。
讓周圍人更不可思議的是,曉月夫婦將15萬元積蓄借給了一個開公司的朋友,朋友按15%的年利率支付利息。為了保險起見,他們和朋友協商,以朋友持有的某公司法人股票作為質押,如果朋友不能到期還款,可以立即將股票過戶到曉月名下。這樣,曉月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年可獲取收益22500元,用來支付她的租房費用。
躲避房價困擾 租房圖輕松
城市改變生活,一點都不假。雖然大城市空氣污染、交通擁堵、工作難找、房價昂貴……但每年仍有數不清的年輕人涌進城市,打拼自己的未來,生活也從此改變。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在自身占有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出租主義”受到青睞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同時,這也算是社會資源的一種合理利用。
現在像曉月這樣長期租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少享受“出租主義”的人認為,“出租主義”可以帶來實惠。就某些消費行為來說,“租”比“買”更加省錢省心。租房不必為買房首付款耗盡家中三代人的積蓄,不會影響生活質量,也避免了房價不穩被套牢的郁悶。
業內人士認為,選擇“出租主義”也是無奈。因為生活剛剛起步的青年人,面對口袋里有限的鈔票,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必須在時間成本、交通成本等等開支中尋找平衡。壓力不小、追求不少,不選擇比較簡單容易的“出租主義”,又能選擇什么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出租主義”開始流行的時候,也應該是城市建設、管理、服務部門抓住機遇開始考慮為青年群體提供更好社會服務的時候了。畢竟,“出租主義”背后,也有著對長久穩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