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泰村鎮銀行來了,常熟農村商業銀行來了,昆山農村商業銀行要來了,江蘇長江商業銀行也要來了……最近一年,揚州金融市場突然涌進一批“外來戶”。就在外地銀行紛紛來揚州“跑馬圈地”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問:我們揚州人自己的銀行在哪里?
現象
又幾家外地銀行要來揚
近日記者獲悉,又一家外地銀行——昆山農村商業銀行,近期將在揚州設立分支機構。據了解,該分支機構目前已進入籌備階段,目前正在揚州“招兵買馬”。該行選址東區文昌大橋附近——很顯然,其目標是正蓬勃發展的揚州“廣陵新城”。
除了昆山農村商業銀行,另一家來自靖江的江蘇長江商業銀行,近期也準備到揚州設立分支機構。此外,還有來自包頭等地的幾個地方性商業銀行,也有意來揚開拓市場。
探訪
外地銀行在揚實現盈利
事實上,外地銀行來揚“跑馬圈地”,從去年底就已經開始了。去年12月份,民泰村鎮銀行、常熟農村商業銀行先后在揚設立分支機構,拉開了外地商業銀行來揚掘金的序幕。
“像我們這種地方性的小銀行,很難到北京、上海這些地方去與那些大銀行競爭,所以擴張的時候,像揚州這種潛力型的中小城市,就是首選。”對于為何要來揚設立分支機構,民泰村鎮銀行的一位負責人這樣表示。
據了解,這家由浙江民泰銀行出資設立的村鎮銀行,雖然來揚不到一年時間,但存款余額已達到4.6億元,貸款余額3.1億元,目前已經實現盈利。可以說,外地銀行在揚州迅速站穩了腳跟。
“揚州地處長三角,發展潛力很大,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很多;而我們這種小銀行,就是專做那些大銀行不做的‘小業務’。所以我認為,揚州的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上述民泰銀行人士說。
揚州人的銀行在哪里?
疑問
外地銀行在揚“跑馬圈地”,當然也有利于促進揚州地方經濟的發展。然而,揚州,為什么沒有“自己的銀行”?
據了解,揚州市原來有一個屬地方性的城市商業銀行,它是在揚州市區原11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重新組建起來的,但在2007年1月并入了江蘇銀行。從此,揚州也就沒有了屬于自己的銀行。
事實上,對于這個問題,揚州有些人士早已有關注。“今年7月,我們人大財經委在一次常委會上就提出這一問題,建議盡早成立揚州銀行。”昨日,市人大財經委主任毛奇告訴記者。
毛奇認為,一個城市如果有“自己的銀行”,將會有很多好處。比如在資金投放、投向上,自己擁有很大自主權,有利于加快揚州經濟發展。因此,城市商業銀行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平臺。
對于揚州至今沒有成立一家自己的銀行,毛奇認為,可能有資金籌措上不足等問題。但他建議,可以采用政府籌辦一部分、面向企業招募一部分,以股權入股的形式來籌集資金。
但市金融辦副主任戴峰認為,資本金不足,還不是最主要問題。“這個問題今年上半年就論證過,但新設銀行需要經過國務院批準,目前難度相當大。如果一個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能夠上升為國家戰略,相應地新設一個地方銀行,才可能會有獲批的機會。如,天津渤海銀行的成立,就是得益于濱海經濟特區的成立。”
揚州農信社年底將轉制
前景
記者發現,外地一些發展比較好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很多都是由當地信用社改制而來。比如這次將來揚的昆山農村商業銀行,就是早在2005年就由信用社改制過來的,到2009年底,該行存貸款總額已分別超過225億元和165億元。
信用社改制成城商行,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以到外地擴張。但反觀揚州的農村信用社,改制步伐明顯偏慢。目前,雖然已有江都等地已改制成城商行,但都不成規模,特別是在市區這塊,仍然未完成“轉身”。
一個好消息是,今年年底,揚州農村信用社將更名為揚州農村商業銀行。改制為銀行,無疑將提升經營實力,擴大金融業務范圍,將給我市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保障。
但戴峰認為,這還遠遠不夠。“揚州農村商業銀行”成立后,我們也可以說是有自己的銀行了,但這算不上是揚州的新開銀行,因為其金融營業牌照是現成的,只是重新換了一名稱而已,背后并沒有實質性變化;并且,因其經營業務、對象主要服務于農村經濟,品牌影響力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揚州能有一個面向全國的股份制銀行,仍然是大家的心愿。(揚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