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李匯豐
《紅樓夢》里有句俗語叫做“看人下菜碟兒”,可謂精辟。
身份不同,待遇各異,這是早有先例的。當年大文豪蘇軾訪僧問禪,只因未穿官服,結果頗受寺廟怠慢。不過,當蘇大人表明身份后,方丈忽然從“坐,茶”變為了“請上座,上好茶”的做法,也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做“看人下菜碟兒”。
時至今日,這樣的事依舊不斷。不久前,在南京河西某豪宅的售樓處,就發生了這樣一幕:一位開輝騰牌進口車的客戶,在河西一家豪宅售樓處遭到售樓小姐的嘲笑。原因就是,該樓盤售樓小姐將這輛百萬元的豪車錯看成了20萬元左右的帕薩特。結果,這位飽受怠慢的購房者在這家樓盤的小區論壇中發帖表示,幾位售樓小姐議論他車不好的同時,還不無輕蔑的告訴他,這是高檔樓盤,針對的是高端客戶。
古時的“看人下菜碟兒”變為了今天的“看車來接待”。從營銷角度說,視客戶消費能力不同推銷差異化的產品本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采取這種帶有侮辱性的方式來“拒絕”自己看不上的客戶,并嘲諷對方的消費水平,這可能就是職業素質問題了。即使是對非營銷客戶,采取這樣冷嘲熱諷的服務方式,也是非常不禮貌、缺乏服務意識的表現,更別說這位客戶還是有實力、有誠意的購房者。
事情的結果是,這位準客戶在帖子的最后表示,因為這次不愉快的經歷,他放棄了此處購房的想法,并且今后也不會再購置這家房企的任何產品。而據了解,這家樓盤的銷售狀態目前已相當困難,成交量在整個河西板塊中也處于倒數前幾名的位置。
言及與此,筆者突然想起一位營銷大師所總結的:評判服務態度怎樣,要看客戶不買之后商家的表現。可就這件事而言,人家客戶可是誠心誠意想買的啊,為啥還要遭此冷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