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靖江日報
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名化學家榜單日前發布,入選者是全球百萬名化學家中的最優秀者,其中有12名華人科學家。靖江籍科學家夏幼南因在新型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入選其中。同時發布的還有頂尖一百名材料科學家榜單,夏幼南在該榜單中排名第四位。
今年46歲的夏幼南教授畢業于省靖中,1982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1986年獲得郭沫若獎學金,1990年獲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非線性光學材料碩士學位,1991年赴美留學,1993年獲賓州大學無機化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博士學位,1997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工作,先后任助理教授、教授,2007年9月到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任教授。自從在美國化學界展開獨立科研探索以來,夏幼南充分利用交叉科學的機會,大膽而又創新地融匯化學基礎研究于新型納米材料的探索中。他的研究團隊嘗試設計各種不同形貌規格的納米材料。他們的長期目標是逐步完善納米材料“設計規則”,建立大規模生產納米材料的科學平臺,從而將“納米技術”造福于電子、光子、催化、信息儲存和藥物等各個領域。
昨天,記者與夏幼南在靖江的家人取得聯系。夏幼南的三姐、外國語學校教師夏幼華介紹,夏幼南出生于斜橋鎮大覺,全家三代人中有9名教師。夏幼南從小就喜歡讀書,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每學期都是三好學生。夏幼南讀高三時,夏天晚上大家都在屋外乘涼,他為了躲避蚊子叮咬穿上高筒靴,在煤油燈下揮汗學習。1982年,夏幼南以靖江“高考狀元”身份考入中科大。據夏幼南的高中班主任張文新回憶,夏幼南學習刻苦,特別善于思考,對書本上的知識點,他不但理解概念本身意義,還能掌握概念的延伸和相關知識。大學期間,夏幼南學習成績每年都是年級前三名,畢業時獲得中國科技大學的最高獎項:郭沫若獎學金。
夏幼南一直關注祖國科技發展,在美國組織出版了專業刊物《Advanced Materials》的中國專輯,集中展示了我國材料科學前沿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由于他心系祖國,因此至今仍未加入美國國籍。夏幼華說,每個周末夏幼南都會打越洋電話問候家人。今年五月,夏幼南將回到家鄉靖江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