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靖江日報
“生祠堂”是生祠百姓為紀念抗金名將岳飛而建的一座祠堂,現在她將成為生祠鎮注冊的農產品商標。21日,記者從生祠鎮獲悉,“生祠堂”商標注冊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生祠鎮將以品牌力量帶動生祠特色農產品抱團發展。
近年來,生祠鎮全面拉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框架,引進現代高效農業項目94個,總面積1.2萬畝,總投資4.2億元,初步建成了以休閑農業、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為主的三大功能區。“‘生祠堂’農產品商標,是生祠鎮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次創新,是提升生祠鎮農產品品牌含金量的有效途徑。”生祠鎮副鎮長劉國銀說,生祠鎮有深厚的農業基礎,鎮政府組織專業農技人員,在進行大量調研與考察的基礎上,提出注冊“生祠堂”商標的想法,以品牌的力量凝聚農產品的發展,實現集約化有序運作,給生祠鎮現有的蔬菜、果品、家禽等優質農產品提供一個抱團闖市場的機會,提升生祠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生祠堂”品牌的運作是生祠鎮農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生祠鎮正對區域內的優質農產品進行全面科學整合、分類管理,為今后“生祠堂”商標的使用做好準備。今后,生祠鎮將對鎮域內的農產品進行集中管理,凡有意向加入品牌大軍的農戶和企業,都可獲得授權,只要產品品質達標,全部統一商標品牌、統一包裝形式、統一質量檢測。“生祠堂”商標將廣泛吸收大米、蔬菜、水產等多種形式的農產品,以“集團軍”的優勢開拓市場,帶動農民增收。在這些農產品中,生祠鎮尤其注重把好“質量關”,將根據不同的產品品種,擇優培育一批“生祠堂”無公害、綠色、有機食用農產品,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推行“商標+條碼標識”全覆蓋,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全程質量可追溯。
生祠鎮黨委書記陶虹表示,“生祠堂”農產品的推出,既要從源頭上做好配套保障,也要為顧客提供一條龍服務。目前,生祠鎮正在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建設現代農業展示中心、農產品加工交易中心,建好儲藏加工區和批發交易區,以此帶動鎮域內外貿蔬菜基地、設施蔬菜基地、優質食用農產品基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