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底大呼日子舉步維艱相比,今年樓市年底的收成顯然讓各個開發商松了一口氣。12月18日,來自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超過了75%,達53個,較上月的35個有較大幅度增加,為今年以來最多,全國樓市回暖格局已定。
同時,泰州市區樓市經過今年初觸底之后,從3、4月份開始反彈,到了11月已基本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國經濟整體反彈的大趨勢下,房地產業也將隨之轉暖,明年樓市或量價齊升。
市場預期整體改變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以及近期各地活躍的成交表現均表明,房地產市場量價總體已經明顯回暖,土地市場也開始升溫。
在宏觀數據整體向好的情況下,購房者的信心也出現了明顯增強。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的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今年四季度,全國66.6%的居民認為房價高難以承受,但有15.4%的受訪居民計劃未來3個月內出手購房,是1999年有調查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同樣反映開發商對未來市場信心的土地市場數據也是一片飄紅。13個重點城市的數據亦顯示,12月公告土地到期面積高達2252公頃,較11月份到期面積上升約140%。土地公告到期量大增,同時,開發商已開始積極儲備土地為明年布局。在此背景下,預計12月或將再度刷新月度成交最高值。
宏觀數據在年底向好,讓開發商對于明年樓市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城鎮化和經濟形式改變預期
專家認為,11、12月的數據不錯,整個房地產市場從今年6月開始增速由下降變為緩慢上升,到年底增長得更明顯一些。事實上,下半年整體市場已經回暖。
對于樓市回暖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家對明年經濟增長有信心,所以預期改變了;另一方面是需求依然很強勁。某樓盤開發商透露,是剛需的房子賣得好,即使大房子賣得好,也是和自住改善性需求相結合,單純的低買高賣投機炒作的已經很少了。客觀上本身存在的自住性需求較大,想買的就不再等了。
業內專家認為,城鎮化和明年經濟向好的預期改變了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使本來就很強勁的剛性需求集中釋放,房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為防止房價過快反彈,調控方向不會改變,短期限購難松動。明年樓市將總體穩定,全國銷量小幅增長、價格穩中有升,但區域分化嚴重。
來源:泰州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