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從最初的選房到最后的驗房入住,很多細節都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貸款買房的置業者,買房前的各種細節也不容忽視,以下三點買房前你一定要知道。
1、避免“沖動”消費
不少家庭為盡快住上新房,在辦理銀行貸款時往往過高估計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當交了首期房款和償還按揭貸款數目利息后,供款便顯得力不從心,容易造成違約,而逾期不能付款有可能選擇被動的處置方式,花了錢卻又住不上新房。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買房前不妨做一個這樣的嘗試:在決定購房前三個月,把購房時需要支付的首付款和第一期還款從家庭存款中提出,另外存入一個活期賬號,當然這個活期賬號中的錢三個月內一定不要動。如果真的這么做了,您就會準確地測量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職業外創收能力,總的說就是“抗風險能力”,簡單而有效。
2、了解房地產預售開發商的經濟實力
經濟實力欠佳的房地產開發商為解決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進而利用預售按揭募集資金。這種情況下,一旦資金周轉失靈,樓盤便無法繼續建下去,不能如期交樓或者即使勉強交樓,也會偷工減料,造成問題樓盤。因此,在辦預售按揭時,一定要先了解發展商的實力及其信譽,想一想其是否信得過再做決定。
長期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公司,可以問一下其已開發商品房項目都有哪些,從這些已開發項目可以看出這個公司的實力如何;對于己許諾交工日期的情形下還長時間內總是一塊平地或一個大坑的,那您就要注意了。記住,置業顧問的許諾有許多成分是不會寫進售樓合同中的。
3、定金不用著急交
很多購房者錯誤地認為,只要選擇到銀行按揭支持的房地產,銀行就會批準貸款申請。其實不然,銀行受理購者按揭申請后,還要從民事主體資格狀況、還款能力等方面對置業者進行資格審查,如申請不符合條件,就得不到銀行按揭貸款支持,這種情況下,如先與發展商簽訂購房合同,就會造成資金上的被動,或者被迫選擇其他付款方式,或者影響自己的資金安排,甚至放棄購房,造成定金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