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賈秋敏)去年底實施的全市第三輪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進入攻堅階段。記者昨日從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辦公室了解到,目前,已有13家化工企業停產轉業,25家企業正加快升級達標改造。
市經信委副主任、市化治辦主任徐衛清介紹,從2013年年初開始,市化治辦組織開展了調查摸底,并約請省內化工行業相關專家,對化工生產企業進行全面診斷界定,最終經過市化工整治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確定,48家企業列入第三輪化工整治范圍,其中,到2014年底,關停、遷出被列入“關停并轉”的23家化工生產企業,今年10月底前,被列入“整治達標保留”的25家化工生產企業完成綜合整治,11月份開始,由化治辦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聯合驗收。對達不到第三輪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要求的企業,堅決依法關閉;符合重點監測點條件的企業,實施規范化管理。
“此舉旨在提升全市化工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加快推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消除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環保隱患、促進化工產業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徐衛清告訴記者。
市化治辦近期摸底調研的結果顯示,23家列入“關停并轉”的化工生產企業中,已有宏泰化工等13家企業停產、轉產或者搬遷,其中山達化工、金瑞化工等企業已拆除化工生產設備,季市鎮的新茂塑化廠將搬遷至南通啟東市,斜橋鎮的長江粘合劑廠、恒力乳膠廠、蘇唯紙箱輔料廠等已停產、轉產,天鼎化工、富偉切削液、維達藥業等均已停產。泰達香料、凡友精細化工等25家列入“整治達標保留”的企業在我市經信委、環保局、安監局等部門的專項整治下,正按照標準抓緊實施升級改造,目前馬龍化工、催化劑總廠等部分企業已完成整改,正在申請聯合驗收。
在第三輪化工行業整治過程中,部分化工企業還借勢轉型升級,根據市場發展和我市聘請的省化工行業專家組的診斷意見,不斷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在整改中完善,在規范中提升、在調整中發展,同時積極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根據專項整治工作目標,到2014年底,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全部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城市主城區、居民集中區、飲用水水源地(簡稱重點區域)的化工生產企業全部遷出或轉產、關閉,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和環境安全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長效管理、規范管理的運行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