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從業經歷:
2005年,靖江供銷房地產所開發樓盤盛世花園置業顧問;
2006年,上海中虹集團所開發樓盤中虹花苑置業顧問;
2007年至2010年,南通德誠房地產所開發樓盤德誠城市廣場招商運營主管;
2011年至2013年,南京美力三采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代理銷售的靖江寶麗廣場營銷總監,鹽城中江韓國城招商主管;
2014年至今,靖江嘉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開發樓盤嘉億東湖花園營銷總監。
在靖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商品住宅,當屬2003年左右開盤的春江花城,它也催生了靖江第一批職業化的房地產銷售人員。應該講,像顧正這樣歷經十載乃至更多年,在靖江房地產市場一步步錘煉出來,至今仍然活躍在營銷一線的售樓人員,絕對算得上是本地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前輩了。
顧正說,他有幸見證了靖江房地產市場的變遷,在這發展最快、變化頻繁的十年間,只見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靖江城市長高長大,越來越多的靖江人成為新小區業主,越來越多的靖江人成為商業地產的鋪東;他也親歷了樓市的幾輪調控,接受了房地產市場從排隊搶購的賣方主導進入了買方主導的新常態。
前期:漲聲一片
進入房地產營銷行業,顧正說,純屬陰差陽錯。最初,他在一家行政機關做合同制職員,后來因為公務員錄考時落選,他不甘于安逸平淡的狀況,誤打誤撞涉足了房地產營銷行業。當時,靖江首個小高層盛世花園正在招聘銷售人員,他就闖了過去。
“那時的靖江房地產市場剛剛起步,還沒有住宅小區的概念。以景馨花園、春江花城為代表的多層住宅,就是靖江最高端的商品房了。在盛世花園開盤時,絕大部分房價還是‘2字頭’。”顧正說,正是在靖江樓市出現變革的時候,他成為一名售樓員。隨著盛世花園、中天城市花園、新天地花園等樓盤相繼開發小高層,靖江房地產市場才進入了產品多樣化、規?;瘯r代,也才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高層電梯房和小區式生活的概念,讓靖江老城區居民改善居住有了更多選擇。加上靖江、江陰的兩岸聯動開發,引來了不少江陰的投資購房者,靖江樓市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房價被迅速拉升,短短幾年時間,就從每平方米2000多元一路上漲到4000多元,漲得連開發商自己都不敢相信。售樓人員天天喊漲,看房、購房的卻還是趨之若鶩,就在這一片漲聲中,靖江房地產市場進入了發展的快速通道。
中期:多元化發展
留給顧正最深印象的,還是靖江房價幾近失控的那些年。顧正指出,“到了2008年前后,除了本身的居住使用功能外,靖江商品住宅又增加了投資屬性,一路上漲的房價,讓更多投資者瘋狂入市。更多實力開發商開始走向三四線城市,靖江樓市開發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物業種類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政策的導向總是影響著樓市發展,從2008年首次政府樓市調控以來,對小面積商品房的推崇、別墅地塊的限制左右了開發方向,及至2010年的樓市再次調控,遍地開花的商業地產價格高得驚人,別墅的限制開發也讓其價格一路飆升。”
那幾年,以德誠城市廣場為代表的市中心住宅,將2008年的靖江房價帶入“5字頭”;城市南移給了南部城區房地產開發充足的動力,一時間遍地開花,出現不少開發規模數十萬平方米的樓盤,也拉開了南北部城區的房價。南部城區房價普遍提升到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泰和御水灣的價格更是直指萬元。過度的開發為現在大量的樓市高庫存埋下了伏筆,2011年的調控一度將樓市降到了冰點,預示著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即將結束。近年來,靖江房地產市場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陷入了有人沒房住、有房沒人住的局面。
后期:期待理性開發
“2011年,地王泰和國際城房價沒有能夠破萬元;2012年,樓市更是慘淡,庫存不斷增加,商業地產投資沒有出現想象中的回報,住宅也不再出現搶購熱潮,一切回歸商品房本身的屬性,功能適用性明顯,而價值屬性在弱化。”顧正認為,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變化,靖江區域小,外來流動人口少,供大于求的現狀是客觀事實,任何政策的變動對于靖江來說,雖是后知后覺,卻總是教訓深刻。
像樓市大背景一樣,過分盲目的房地產開發,使得只要拿地就能賺錢的黃金時代在靖江也成為過去。樓市進入項目競爭、市場調節、買賣雙方互相選擇的新常態,回歸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道路。經常聽到身邊的人互相詢問,何時買房、如何選擇、房價漲或跌,人們最普遍的答案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現在:產品為王
顧正感慨道:“靖江樓市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精明的靖江購房者很快就看清了政策導向和購房門道,甚至投資回報算得比我們這些從業多年的置業顧問都清楚。”
顧正認為,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靖江很多開發商并沒有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進步,還是以“房子蓋起來就能賣出去”、“地段好就是不愁賣”等理念去經營項目。孰不知,任何行業都需要一個好的產品、好的包裝、好的營銷和好的服務,如果項目立項前沒有深入的市場調查,沒有對產品設計進行透徹分析,沒有好的營銷模式來推出產品,更沒有完善的服務理念,相信任何產品都無法適應如今激烈競爭的市場,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最終只能被市場淘汰,被消費者遺棄。一個好的項目已不光是地段好,還需要從外觀布局、小區環境、戶型、價格、后期服務等方面綜合考量。
拿顧正的話說,房地產營銷看似簡單,實則是一門需要經驗積累的技術活,根據不同項目做出不同的策略,并不斷調整,以適應市場需要,以適應消費者選擇,產品才能最終獲得市場認可。如果靖江開發商完全依靠坐等客戶上門的營銷手段,結果只能是門可羅雀。自身產品再經不起比較和推敲,就更難有成交。而那些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把自身產品做得更好、服務更完善的樓盤,成為2014年樓市的銷售贏家。譬如,他負責銷售的嘉億東湖花園,立項之初就在項目規劃和產品設計方面做足功課,歷經一年時間,走遍蘇錫常地區,學習最先進的規劃理念,不斷調整方案,深入研究靖江各樓盤優劣,推出了最貼近靖江實際的戶型,才將項目推向市場,并且以最實惠的價格面對消費者。在營銷方面,堅持“價格透明,開盤公開公正,服務不打折扣”,爭取讓每位購房者都能選到中意的房子。正是憑著這些付出,讓嘉億東湖花園在樓市疲軟、觀望濃重的2014年,得到了眾多剛需型、改善型購房者的認可,兩期開盤推出的300多套房源銷售率80%以上。有同行質疑,一個不起眼的小盤用得著這么折騰嗎?折騰有用嗎?然而,沒趕上“天時”、不占“地利”的嘉億東湖花園,硬是靠著設計理念、產品定位、性價比和營銷服務等方面的“人和”,成為2014年靖江房地產市場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