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進入“白銀時代”,房企們也告別了閉著眼拿地就能賺錢的時代。
近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單位共同發布的《201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收與凈利增速雙雙下滑,整體負債水平則小幅上升。同時,房企銷售回款受阻也導致了資金壓力的加大。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業績規模再創新高,滬深、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營業收入均值分別為65.48億元、226.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62%、16.39%,但增速較2013年均有所回落。同年,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凈利潤均值為7.76億元,同比增長6.45%;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凈利潤均值為35.89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同樣出現下滑。
不過,面對利潤率持續下行的壓力,部分龍頭房地產上市公司以精細化運營為導向,多策并舉保障了盈利空間。
據悉,去年萬科、保利、招商等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綜合實力TOP10的資產規模再創新高,每股收益(EPS)均值和凈利潤均值則分別提高到1.33元、61.66億元,是同期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均值的3.91倍、7.95倍,進一步擴大了盈利優勢;萬達商業、中國海外發展、恒大地產等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綜合實力TOP10的凈資產均值增速也超過總資產均值增速5%,資產規模呈現“有質量的增長”,同期每股收益(EPS)均值為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均值的2.60倍,盈利水平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