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市政府組織水利、規劃、住建、環保、供電等部門,再次論證、協調九圩港清水通道方案。“今年年底前,水利部門會牽頭實施好這項工程,讓沿港居民聞不到臭,看不到黑。”協調會上,市水利局局長羊文華說。
今年,我市將九圩港水環境綜合治理作為重點民生工程。根據現有情況,設計方拿出了兩套方案。長期方案是將整個九圩港分為橫港南路—南環東路、南環東路—中洲路、中洲路—驥陽路等五段,分段對河道和污水管道進行整治。短期方案是在利用九圩港南閘站抽排基礎上,在十圩港與陽光大道南側交界處新建提水泵站,設計流量為2m3/s,向西沿陽光大道與新世紀壹號之間的綠化帶邊緣處,埋設壓力鋼管,補水至九圩港,加快九圩港水體循環速度,計劃投資1000萬元,同時,將九圩港兩側居民和企業生活廢水接入城市污水總管,加大對工業企業的督管力度,督查工業企業實施企業內部的雨污分流,達標排放,加快九圩港沿線污水收集力度。
聽完兩套方案,市規劃局副局長丁華說,長期方案要從橫港南路一直實施到江邊,將原有的路重建,但現有部分路面都是新改建的,對沿線綠化、停車場和居民樓皆有較大的影響,工程大、耗時長,短期實施不現實。短期方案造價低、速度快,工程量少,可以改善陽光大道至長江邊段九圩港的水質問題。“我們建議在實施方案時,要盡量考慮現有的綠化景觀帶和道路,綠化部門會全力配合,盡早保護或移栽綠化,盡量降低工程損失。”市住建局副局長范薇說。環保、供電、國資集團、天力燃氣、自來水公司等紛紛表態,認為長期方案沿線房屋密集,污水總管與封閉段斷面沖突,各種桿、管線沿河布置影響施工,而施工對沿線房屋影響無法避免,現有雨水管接入難以取舍,同時,投資大,僅水利部分投資就需1億元,實施難度大,見效慢。短期方案投資小,實施難度小,見效快,建議采用短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