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召開第29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報告會,會上宣布,泰州市共獲得獎勵用地指標2500畝,獲獎單位數和用地指標獎勵量均為全省省轄市第一。
其中,泰州榮獲2018年度“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范市”稱號,獲得獎勵用地計劃指標1000畝,全省僅有泰州、蘇州、淮安三市獲獎;泰州市下轄的靖江市、泰興市和姜堰區,獲得2018年度“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范縣(市、區)表彰,各獲用地指標獎勵500畝,全省僅20個縣(市、區)獲獎。
這是泰州深入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的結果,泰州市是如何做到的呢?
建立健全土地資源管理決策機制——全省首個成立市級土地資源管理委員會,每月底召開土地資源管理領域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協調會議,實現政府對土地資源配置和市場調控等重大事項的統一決策和集中管理。
改革工業用地出讓方式——全省首家出臺并實施《泰州市工業項目用地綜合評估辦法》,構建“專家綜合評估、項目分類管理、土地分級配置”新模式,共節省各類用地4000多畝,新增工業用地畝均稅收提高到40萬元/畝,相關做法得到自然資源部、廳的充分肯定。
創新用地綜合保障體系——率先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用地保障20條”,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差別化供地,切實降低準入門檻。全省率先開展特色田園鄉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試點,出臺支持特色田園鄉村工作指導意見和資金管理辦法。
同時,各市(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升:泰興市連續兩年因“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較好”獲國務院表彰,全省唯一;靖江市連續四年獲“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范縣(市、區)”;姜堰區持續推進閑置土地處置和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力度,強化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節地水平穩步提升……
在當前用地指標偏緊的情況下,用地獎勵指標顯得尤為珍貴,這不僅能夠緩解地區新增建設用地供求矛盾,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一個地區在城市競爭中,彰顯土地優勢,助力招商引資。(錢鈞 張雨宏 顧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