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靖江日報
深華時代物業應急小組在小區參加疫情防控
全媒體記者何旭耘
特約記者孫俊
崗位:江蘇深華時代物業集團有限公司應急小組
獲得榮譽:泰州市工人先鋒號
勞動者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傾心服務每一位客戶,得到客戶的認可是我們的追求和行動指南。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江蘇深華時代物業集團有限公司應急小組榮獲“泰州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的背后,凝結著深華時代物業人多年的努力,更是對他們在疫情期間筑牢小區安全屏障的最好肯定。
物業管理是一個需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的行業,是一個不管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的行業,是一個與千家萬戶密切接觸的行業。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于物業人來說是一場“大考”。面對疫情,如何更好地保障業主生活,考驗著物業服務企業。服務靖江15個居民小區的江蘇深華時代物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公司董事長印鴻的帶領下,深華物業應急小組成員沖在一線,為業主筑起第一道防線。
疫情初期,深華時代物業第一時間組建應急小組,組織人員盡可能提前回歸崗位,加強疫情防控工作。1月25日,大年初一,深華時代物業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李洪明正在老家與家人團聚。接到公司電話,李洪明連夜驅車6個小時趕回靖江。回到公司,他立即召開會議,協同公司各部門部署防疫工作,推進這場守護家園的戰“疫”。
一絲不茍地進行日常消毒、量體溫、業主出入登記、每日疫情匯報等工作,成為深華時代物業工作人員每天的常規操作。為了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深華時代物業及時建立并完善了疫情防控預案,分別在業主群、朋友圈、公告欄、宣傳欄等發布防疫資訊、防疫常識。及時在小區門崗處設置體溫測量點、進出人員管控點,設置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小區內設置廢棄口罩集中收集點,方便業主妥善處理防疫丟棄物;安排專人對小區公共場所消毒,覆蓋電梯內、門禁器、地庫、大堂、兒童游樂場所等區域,并加大重點部位消毒頻次。
那段時間,當業主們被要求宅在家里時,“深華人”卻義無反顧地走出家門,帶著家人的牽掛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身兼多職的他們成為小區里最忙碌的人,在為業主構筑起“防疫堤壩”的同時,也挑起了比以往更為繁重的任務。為了所服務小區近2萬戶家庭的安危,董事長印鴻每天在各個服務項目間奔走、指揮、部署。各服務小區項目負責人放棄休假,第一時間回到崗位,組織開展防疫工作。項目管理部經理陳琦擔負起給各項目配送物資的重任,將消毒物品及防護用品發放到每位員工手中。
應急小組成員中有不少黨員,他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主動承擔起第一線防護工作,負責在門崗測體溫、進行防疫宣傳、控制人員進出等任務。應急小組成員還積極配合社區、醫護人員上門進行體溫檢測,主動承擔被隔離人員生活必需品的采購和廢棄物的處理。他們建立了業主微信群,及時了解業主需求;經常通過電話交流溝通,對被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每天有專人登記清運被隔離人員生活垃圾,專門進行消毒處理;第一時間拿著被隔離人員列出的藥品清單,到藥店、醫院一一采購到位;一位產婦的用品、營養品,采購回來反復消毒。
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應急小組28名成員日夜堅守崗位,以公司的活動室為家,24小時在小區,隨時待命。李洪明連續25天沒有回家,想兒子的時候,只能通過視頻連線,報個平安。物業項目經理楊文德、項目管理部經理陳琦、保安主管楊津生無怨無悔地加入到24小時待命、不回家的行列。他們說:“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奮戰在疫情前線,幫助業主共渡難關。”一些保潔、保安人員受到他們的感染,主動加入到守護小區安全最艱苦的“疫”線。
“當時聽到要被隔離的消息,我們都懵了。但回過來想想,14天就這么順順利利地過來了,多虧有這么好的物業。”一些業主在被解除隔離后,自發給深華時代物業送去錦旗。
“我們都是一家人”,這是深華時代物業倡導的企業文化。傾心服務每一位客戶,以真誠服務贏得客戶的認可是深華時代物業人的追求和行動指南。深華時代物業應急小組成員扛牢責任,帶領公司其他員工滿負荷運轉,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無憂,成為社區防疫力量的核心之一,在防控疫情的考場上,交出令眾多業主滿意的“戰‘疫’答卷”。